“百忍堂”张氏迁来扬州三百余年
2016-11-30
“张”,中华姓氏之一。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“张”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位列第24位。据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张姓人口在中国大陆姓氏人口中排在第3位,共有8750余万人,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6.83%。
昨天上午,扬州西山百忍堂张氏后人张承瑶通过《张氏宗谱》讲述了张氏起源、“百忍堂”由来以及扬州西山张氏一族的迁徙历程。
张氏始祖发明弓矢
黄帝封其为弓正,封地清河
张承瑶告诉记者,据《张氏宗谱》中记载,张的本义是把弦绷在弓上,将要开弓,与“弛”相对。引申为开弓、上弦、捕捉、伸展等意义。“谱中说,我们张氏一族的始祖为黄帝第五子青阳的儿子挥,他观孤星发明了弓矢,所以黄帝封其为弓正,职掌弓矢制造。后又取弓长之意,赐姓张,封地清河。其后人便以张为姓。”
“在2010年我增修家谱的时候,去了全国很多地方,参考了许多张氏家谱。所有的张氏后人在修谱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在谈及郡望的时候,都会提到清河郡。还有很多堂号的张氏家谱中都明确注明,源自于张氏"清河堂"。所以在张氏后人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说法,那就是"天下张姓出清河"。”张承瑶笑着说。
“百忍堂”为“清河堂”分支
是汉代张良的后裔
张承瑶说,自己这一支“百忍堂”张氏属于“清河堂”张氏的分支,堂号得名源于唐代。“准确地说,我们"百忍堂"张氏是汉代张良的后裔。我们堂号的得名源自于唐代高宗年间张公艺,他是张良的第二十六世孙。”
“据宗谱中记载,唐高宗年间有张公艺,九世同居共财,远近称颂。”张承瑶介绍说,“宗谱中的原文为"公艺正德修身,礼让齐家。立义和广堂,制典则,设条教,以诫子侄,是以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正妇顺,姑婉媳听,九代同居。合家九百人,每日鸣鼓会食;养犬百只,亦孝家风,缺一不食。"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十分好奇,借着去泰山封禅之机前往张公艺家查看传言是否属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