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谱网站建设:139 5277 5451
张氏“百忍堂”的来历
2016-12-21  


张姓人口众多,是枝繁叶茂的大姓,因而分支亦多,堂号也多,如:百忍堂、金鉴堂、孝友堂、孝思堂、崇本堂、荣本堂、得宜堂、世铭堂、居易堂、三凤堂、敦善堂、敦伦堂、敦睦堂、慎德堂、积庆堂、源远堂、寿康堂等等。“百忍堂”是其中最著名、最具影响力的一支。据《旧唐书》等史料记载,张姓之“百忍堂”源于唐朝以忍孝治家的贤人张公艺(张公艺原名“张艺”,后人尊称在其名“艺”前加“公”字)。张公艺于唐代世居山东郓州寿张县张家庄(寿张县于1964年区划调整时撤销,并入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和河南濮阳市台前县,张家庄现属河南濮阳市台前县)。

张姓为当地望族,张公艺年轻时曾在黄河畔营救过避祸受伤的李世民。李世民登基后,不忘张家救命之恩,于贞观九年特赐亲书“义和广堂”金匾,赐赠旌表。至唐高宗时,年已高寿的张公艺以坚忍、修身、齐家之本,率领了一个九世同堂数百口的大家族,和谐共融,安居乐业,一时成为佳话。公元665年,唐高宗李治泰山封禅而归,途经寿张,慕名登门看望年已88岁高龄的张公艺,问其和睦相处九世同堂的治家之道,张答曰:“老夫自幼接受家训,慈爱宽仁,无殊能,仅诚意待人,一“忍”字而已。” 遂请纸笔,连书一百个“忍”字献上。高宗从中悟出治国齐家的大道理,备受感动,连连称善,即封张公艺为“醉乡侯”,并亲书“百忍义门”赐赏(一说为“百忍传家”)。张家即将皇上赐书制成金匾高悬门庭,以光宗耀祖,警示后人。张公艺离世后,张家后人修建“百忍堂”以纪念。于是张氏此族,即以“百忍”为祠堂号,有序流传。

张氏的“百忍”精神受到历代后人的广泛尊崇,并以多种形式如以弘扬。元代有编创的杂剧:《张公艺九世同居》;清代有“百忍堂”故事粉彩绘画茶闷盖磁罐;文人墨客创作的“百忍歌”、“歌百忍”也在民间广泛流传。“父子不忍失慈孝,兄弟不忍外人欺,妯娌不忍闹分居,婆媳不忍失孝心……” 。星移斗转,岁月变迁,步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新时期,张氏的“百忍”精神却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合上了拍。“和睦宗族邻里,实行诚信道义,孝顺父母长辈,讲究善良正直,重视教育学习,务必勤劳节俭,弘扬百忍遗风,努力发家创业” 这些张门祠规家训,成为张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遗产。

张姓“百忍堂”发祥地张家庄,现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孙口乡境内。这里地处黄河北岸,河南与山东两省交界处,北临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县城、景阳岗和寿张古镇,南有水泊梁山。张家庄有张公艺墓、“百忍堂”宗祠,张公艺墓为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。1995年,在张公艺第49世后裔张兴俭倡导组织下,复建了“百忍堂”宗祠,并成立了“张公艺研究学会。”